坚持“两个至上” 让党旗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 发布人: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 发布日期:2021-05-23
  • 新闻来源:中国地震局

    2021年5月21日、22日云南大理漾濞和青海玛多县相继发生6.4级和7.4级强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王勇国务委员亲自指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同志指挥调度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开展地震监测、震情趋势分析、现场应急调查和应急响应服务等抗震救灾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有效的行动把党旗高高飘扬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和最前沿。

    加强组织领导  全力以赴做好地震应急处置

    ——迅速响应,积极有序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闵宜仁第一时间赶到局应急指挥大厅,听取云南、青海、四川等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情汇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有关单位做好震情趋势分析研判,迅即收集上报灾情、核实灾情,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王昆、倪岳伟、陈小军全部到岗参加应急调度,督促各应急工作组按照预案和实际情况有序开展应急响应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配合,确保各项部署一一落实到位。22日上午,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上,局党组向王勇国务委员汇报了地震系统开展震情分析研判、地震应急处置情况。

    ——靠前指挥,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现场。震情就是命令,组织就是力量。局党组迅速决策,落实应急管理部部署要求,派出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同志带队的现场工作组,赶赴云南大理漾濞县6.4级地震震区,指导帮助地方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区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根据青海玛多县7.4级地震研判形势需要,党组成员、副局长倪岳伟同志带队的现场工作组立即赶赴震区,指导地方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勇于向震而行  争做新时代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人

    ——以生命奔赴使命,彰显抗震救灾加速度。尽管两次强震间隔的时间短,但是抗震救灾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云南省地震局党组震后立即视频连线向中国地震局指挥中心、云南省政府汇报震情、灾情、应急响应等情况,党组书记、局长王彬同志随同省政府工作组连夜赶赴灾区。迅即派出43人的现场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携带相关仪器设备,紧急赶往灾区,开展现场震情跟踪监视、灾情调查等工作。青海省地震局在3分钟内准确测定地震三要素并立即上报,分送到与应急救援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开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速报平台,了解灾情震情社情。在宁的工作人员立即到岗,派出先期现场工作队16人成立了玛多县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赶赴震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第一时间与云南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等多家单位滚动式开展联合会商,加密加频,紧盯地震活动趋势研判,并派出多名专家骨干迅速前往云南漾濞、青海开展现场工作,滚动分析余震序列,协助指导当地开展震后趋势判定。

    ——一次地震就是一次检验。中国地震局震情值班室,一夜震声未断。震情紧张、灾情未果,一整天的忙碌、一通宵的达旦,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大厅、各个内设机构处室灯火通明,云南局、青海局以及周边四川局、甘肃局、陕西局等省局严肃紧张,全体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开展资料收集、信息沟通、指挥调度,严密震情监测,迅速启动现场灾害调查评估、科普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大震应对准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警速报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紧盯波形数据不放松,快速产出震源机制解等地震应急产品,预报人员统计不断更新的余震序列,科学研判震情发生趋势,为联合会商研判震后趋势判定贡献力量。

    ——全局联动,一体响应。地震系统各单位充分发挥垂直管理体制优势,持续完善区域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管理、应急指挥、信息交流、区域地震应急支援、灾后恢复重建援助以及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拉练等方面交流合作,大震发生后,系统内各单位根据发震区域情况,联合调度应急处理资源和队伍力量,开展地震监测、震情研判、烈度评定、灾害调查与现场评估,切实提高应对地震应急灾害事件能力。四川省地震局积极响应,加强对云南地震应急处置支援,安排14人组成现场工作队迅速集结,携带应急装备紧急赶赴震区,工力所、震防中心、一测中心、内蒙古局、吉林局、广东局等单位41人驰援云南地震现场。一测中心、甘肃局、陕西局、宁夏局、震防中心等单位38人驰援青海地震现场。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不断夯实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基础

    防震减灾事业注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云南大理漾濞县6.4级地震和青海玛多县7.4级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大陆发生的最大地震,一夜连续两次大震,历史罕见。相对同类型、同级别地震,此次地震损失相对较轻,离不开扎实有效的预测预报和风险防范,离不开长期以来不断夯实的防震减灾工作基础,离不开加强“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融入“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一批又一批地震人不惧艰险,勇担使命,共同筑起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防线。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地震系统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牢记党中央嘱托,坚定听党话、跟党走,静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围绕履行“地震监测预警预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核心职能深化改革,坚持政治建局、服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不断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推动防震减灾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地震系统各单位坚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台网运维管理,不间断处理各类观测资料,坚持异常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重大情况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核实,针对重大异常及时组织专门研判会商诊断,全力捕捉地震信息,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积极支撑。

    ——全面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地震系统始终把“防”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努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进一步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全媒体平台,发挥整合利用各地公共安全馆、科技馆、消防馆、科技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作用平台,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增强社会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能力,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综合能力。

    ——科技攻关助力防灾减灾。地震系统始终坚持不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地震预警体系建设重要批示精神,在统筹做好长中短临监测预报的同时,攻坚克难解决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序引导社会力量推进科技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公众地震安全保障需求。今年以来,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聚集全系统尖兵力量、精准调动内外部资源,全力开展国家预警工程现场攻坚,扎实推进地震预警先行先试工作,推动早日实现地震预警业务从解决“有没有”问题向实现“好不好”高质量发展转型,作为地震系统践行“两个维护”、贯彻“两个至上”的直接体现,作为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