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震相关知识问答

  • 发布人: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 发布日期:2018-01-04
  • 新闻来源:信息网络中心

Q:何 谓 地 震 应 急?

A:地震应急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人作三大体系之一,它是鉴于地震预报尚不过的情况下,在没有作出 临震预报而地震却突然发生时,为在灾区进行有效的救援活动,迅速恢复秩序,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采取的紧急防灾救灾措施。
目前县级以上地震主管部门和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卫生、公安、消防、新闻等部门均制定有本系统的 "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 ,从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通讯保障、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灾害评估准备及应急行动方案等诸多方面,作了具体而周密的规定,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的权限。一旦地震发生,将发挥出应有的救灾作用。
破坏性地震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如果发生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成立相应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施各自制定的 " 预案 " 。灾区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 " 预案 " ,迅速组织各种专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抢险救助。要重点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救治伤员、扑救各种次生灾害、抢修生命线工程、救济灾民,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灾区人民要有组织的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损失。
在破坏性地震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家庭是抢险救助的基本单位,因此,做好家庭应急准备及避险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高效实施家庭应急,一是平常要注重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以防临震乱作一团;二要根据居住环境,确定好疏散路线、最佳避震位置、夜间避震方案,以利有效避震;三是学习防火知识,制定周密的防火计划,具有扑火的本领;四是学会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抬运伤员等医疗救护技能,尽可能组织家庭成员进行避震演练,以适应自救互救的需要;五是发现地光、地声、震动等地震信号或听到临震警报后,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避震方式方法,准备好应手的避震器物、手电筒和止血类药品。住平房者,可迅速逃离住宅,到开阔的地方去;住楼房者、可立即拿上湿毛巾捂住口鼻,躲在墙角、卫生间、桌下等开间小而牢的部位或坚实的器物下,等主震过后再向楼下逃,以防余震再次袭击,千万不能跳楼;在室外者,要远离高楼、大烟囱、女儿墙、高压线、狭窄街巷、悬崖峭壁、易燃(爆)物及有毒气体储存的地方,以防塌埋和 火灾、毒气肆虐。总之,地震应急是特殊、艰巨的社会工程,既需要当地政府的正确指挥、部门间的全力协作,又需要灾区人民各自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震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Q:地 震 发 生 时 应 注 意 什 么?

A:夜间发生地震,不要因为寻找衣服和穿衣,而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地向安全地点转移。不可以转移到安全地段因未穿外衣,又返回取衣服。
1970 年1 月5 日凌晨 一 点钟,云南发生了一次 7.8 级地震。震区某部队营房住着十五位年轻女战士。地震未能使女 战士住 的营房倒塌, 15 名姑娘慌不择路奔出营房,这时,部队首长发生 " 保护油库 " 的动员令,未被压埋的战士们开始集合起来,这时姑娘们发现自己仅穿的是内衣短裤,不由羞红了脸,就不约而同地返回营房去穿衣服。却不料衣服刚刚拿在手,又一次强余震发生了,已严重损坏的营房顿时倒塌,十五个姑娘惨死于地震之中。

Q:地壳、地幔、地核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A: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圈层。从地表至第一个界面为地壳,它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 33 公里,福建省地壳厚度一般为 28�33 公里,由沿海往内地增厚,第二圈层为地幔,其上层为上地幔,与地壳岩层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岩石圈厚约 100 公里,世界上大多数地震发生在这里。岩石圈以下至 400 公里处称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至地球内部第二个界面为下地幔,其间压力在 3 万至 130 万个大气压,温度高达 1400 至 2000°C 。第二个界面以下为地核,物质具有巨大的密度,高达 17.9 克 / 厘米 3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是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作为依据的。

Q:地震带与地质构造带具有什么关系?

A:地震带与地质构造带具有什么关系?地球上那些断层活动最强烈的地质构造带往往就是地震活动带。世界上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基本上分布在活动断裂带内。例如,全球两个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者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 95% ,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带,也是活动的板块边界大断裂带。我国几个地震带,如郯城庐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等等,其本身就是活动断裂带。

Q:地震灾害的社会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A:地震灾害的社会预防是震灾预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 ① 建立社会性地震减灾体系 ;② 制定减轻地震灾害计划及各部门地震防灾预案 ;③ 制定地震防灾行政法规 ;④ 进行地震保险 ;⑤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防灾训练、演习。

Q: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包括哪些内容?

A:我国 2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综合防御主要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 1 )地震监测预防。这是综合防御的基础。地震的长期预报(几年至几十年)给出国土地震危险区划,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服务;中期预报(几个月至几年)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实施地震预防的基础;短期(几天至几个月)和临震(几天内)预报对于直接地减轻地震灾害,特别是减少人员伤亡有重要作用。( 2 )震灾预防。这是综合防御的关键,主要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工程抗震、社会防灾等环节。( 3 )地震应急。这是综合防御的重要保证,其内容包括: ① 震前实施应急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② 震时进行地震速报、震后趋势判断和震害快速评估,实施救灾预案等; ③ 平息地震谣传,保证社会安定。( 4 )地震救灾与重建。这是综合防御的重要措施。救灾的重点是灾民安置、伤病员救治和防疫、修复生命线工程,恢复生产和社会正常生活等。重建包括对震区重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定、提出抗震设防依据和重建计划、灾施重建方案等等。

Q:破坏性地震的次生灾害有哪些种类?最主要的有哪些?

A:最主要的有哪些?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例如,地震发生时,震动使水库大坝破坏,造成溃坝而引起水灾;震动使化工企业的管道出现断裂,造成有毒危险物质溢出,引起新的灾害。地震次生灾害种类很多,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水灾、放射性污染、滑坡、海啸、瘟疫等,这些灾害可称作物理性次生灾害。还有一类次生灾害称心理性次生灾害,如震时或震后盲目避震、盲目搭建防震棚等引起伤亡和损失。从大量的震例来看,最主要的地震次生灾害有:火灾。常由地震震动造成炉具倒塌、漏电、漏气及易燃易爆物品等引起。 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关东大地震,横滨市有 208 处同时起火,;因消防设备和水管被震坏,火灾无法扑灭,几乎全市被烧光。这种次生灾害多发生在城市。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这种灾害多发生在山区、雨季。 1933 年 8 月 25 日四川迭溪 7.4 级地震,迭溪城被地震时山体的滑坡所毁灭;又因附近的岷江山体崩塌堵塞而蓄水, 1 个多月后,大量蓄水把堵塞坝冲垮,使下游酿成大水灾。地震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地震时海底地形剧烈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形成的长波大浪。 1960 年 5 月 22 日智利 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浪头高达 30 米,海浪以每小时 600-700 公里的速度向西横扫太平洋,使日本 1000 多处住宅被冲走。

Q:如何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A: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波、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放射性污染、疫情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自然环境。对已经建成的次生灾害源,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强烈地震可能引起大坝的破坏从而造成洪水灾害,因此当接到临震预报时,如果水库水位过高,可以采用放水的方式使水库水位尽快降低,以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威胁。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储罐、有毒物质储罐等应在罐体周围建造一定高度的防护堤以防一旦罐体破坏后其中的液体到处流淌。储罐管道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宜采用软管或柔性接头连接以防地震时拉裂。储罐区周围不应有火源,以防火灾。在有毒物质生产和储存的重点部位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关键岗位应备有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
了有效地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对易于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位置、所属单位、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原因、规模及灾害源的现状,并登记造册,有些可绘制成分布图,并评估一旦在地震时次生灾害突发和蔓延的危害性。对于这些次生灾害源,有关地方政府应当认真负责,责令次生灾害源所在单位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要针对次生火灾的老旧民房,应结合城市规划实施,逐步予以改造;对于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应在接到临震地震预报时组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总之,对于各种上次生灾害源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Q:什么是地震的宏观前兆?

A:宏观前兆是指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察觉的地震前兆。宏观前兆主要有:井水水位陡涨或陡降,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泉水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惊慌不安、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天气急剧变化,地震前的地声、地光等。如 1992 年 11 月龙岩连城地震前,当地人普遍听到地声,连城出现井水变浑,狗狂奔乱叫和猪、鸭不进圈等宏观前兆。

Q:什么是地震的微观前兆?

A:地震在形成过程中,引起震源所处的地壳的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形变场等变化,从而导致产生地震的前兆异常。微观前兆是指只能用各类精密仪表、仪器才能观测到的震前微小变化。微观前兆主要有:人不能感觉到的小地震活动,地形变及海平面升降,地下水微动态变化与地下水组分变化,地应力、地磁、地电、地温、重力等变化。如 1992 年 2 月 18 日南日岛 MS5.2 级地震前,在兴化湾地区,自 1985 年起 2.0 级地震逐渐形成围空区,出现频度、缺震等中长期异常;后来又出现地形变、地下水化学的中短期异常,在 1 月 29 日至 2 月 15 日前后出现地形变,水氡、水位、地电、地磁的短临异常。

Q:什么是地震对策?

A: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灾害、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它立于两大基础之上;一个是对于地震本身的运动特征及其所造成的直接破坏的了解,即地震科学;另一个是人与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即地震社会学。因此,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科学、心理学各领域,涉及立法机关、政府、科研机构、军队、社会团队、公众等各界。
地震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地震监测对策,是地震部门为给地震预报提供基本的地震信息而布设测震、前兆观测网络及信息传输系统并使之合理化、高效能所采取的措施。
2、地震预报对策,是政府和地震部门对地震预报意见的决策及其处理方法。其核心是一次地震预报意见应不应该发布、怎样发布。对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根据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预报的主要依据对预报可能获得成功的程度作出估计;另一方面必须根据该地区经济、人口、环境条件等对预报发布与否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做充分估计,在各种利害因素中把握平衡,寻求可能的最佳方案。
3 、工程抗震对策,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求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结构性抗震措施。根据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的原则,对新建工程按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对已有建筑物中低于抗震设防标准的部分进行加固。其核心问题是合理解决抗震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取得投资效益。
4 、社会防灾对策,是政府为使个人、团体、政府各部门在灾害面前采取适当的协调行动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其核心是地震立法,我国正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目前的主要做法是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并组织实施。另外,地震保险可使社会分担受灾损失,并在平时储备财力以供灾时使用。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制定灾时行为准则也是使社会协同抗灾的重要方面。

Q:水库诱发地震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A:水库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的地震活动。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水库蓄水都会诱发地震,发生与否取决于两个条件:库区地下有断层存在,特别是活动断层的存在;水库本身有足够的库容量,库容越大、库区断层越发育,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自 1939 年希腊马拉松水库发生地震以来,已有 20 多个国家 50 多个水库发生诱发地震,比较大的水库地震发生在坝高为百米以上,库容量在 25 亿立方米以上。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自 1959 年 10 月建成蓄水不久,就在库区发生地震活动,至今已记录到几十万次中小地震,其中 1962 年发生 6.1 级地震,使大坝产生 82 米长裂缝,幸而在此之前已对大坝做了加固处理。福建省的少数大型水库蓄水后,也发生了水库地震活动。

Q:为什么说地震监测预报是综合防御的基础?

A:地震灾害综合防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地震监测预报直接监视地震灾害发生的全过程,是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了地震监测预报,其他环节的工作就必然会有盲目性,综合防御就会变成无的放矢,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各地的地质背景、地震危险性有时显的差别,即使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这种差别也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长期地震预报,我们就有可能避开某些地震危险性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建设,在难以避开的情况下,抗震设防也有明确的科学依据。通过中期地震预报,在全国范围内圈定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既提出了近期内防震减灾的重点地区,使防震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又为这些地区的政府制定各种对策、实施防震减灾方案赢得时间。短临预报和震后趋势判断在整个综合防御工作中的作用就更为重要,更为明显,直接为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实施各项应急预案和震后安定人心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例如, 1975 年 2 月 4 日海域 7.4 级地震的短临预报成功,至少减少 7 万人的伤亡,减少 15 亿元的经济损失。

Q:为什么说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

A: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是 1966 年邢台地震后开展起来的,基本上与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同步。就世界范围来讲,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是当代世界一大科学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前兆的识别和判定十分困难。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大多是来自地表,各种有震与无震前兆相互混杂,从中提取有预报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十分困难。( 2 )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很粗浅,试图找到适用于所有地震的普遍的前兆规律十分困难。尽管震后总结可以得到很多对应的前兆异常,但在震前,面对许多已经意识到的前兆异常却往往很难判断是哪个地点。哪种类型地震。( 3 )地震震源无法直接探测。地震多发生在 15 公里左右的地壳中,目前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资金,地球上最深钻探深度也才 12 千米左右,而且是 “ 一孔之见 ” 而已。( 4 )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大陆地区强烈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往往在百年以上,可供总结和分析研究的震例很少,限制了预报水平的提高。

Q:为什么说震前防御是综合防御的关键?

A:“ 以预防为主 ” 是我国防御地震灾害工作的一贯方针和重要指导思想。这是由于发生地震时造成建筑物倒塌,生命线工程破坏,无法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震前防御就成了地震灾害综合防御的关键,对减轻地震灾害起着决定性作用。假如,在地震发生前,对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对已有的重要建筑物与生命线工程进行了抗震加固,那么地震发生时就可以有效地抵御地震破坏。如果在地震之前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方案,地震发生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Q:为什么要注意保护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

A:地震观测所要检测的变化量,一般情况下是极其微弱的,安装在地表或 1-2 公里深的观测仪器必须具备很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实际上人们在地表上的活动、气象等因素变化往往远大于来自震源区的信息,很容易被地震仪器检测到,势必造成 “ 混淆视听 ” ,所得到的资料就不可靠,影响分析预报重要依据的可靠性。因此,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必须避开人为活动,减少自然界的干扰,远离工矿、城市、交通、温差等干扰。地震台站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偏僻、基岩出露好、环境幽静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地震仪器就无法观测到准确、可靠的数据。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外延,给一些地震台站观测环境造成的人为干扰日趋严重。为此,必须注意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保证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Q:震前防御包括哪些内容?

A:震前防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做好长、中、短、临地震预报后的各阶段预防工作。( 2 )进行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现工程项目的震时安全与投资合理。( 3 )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进行震害预测,可以有目标地进行预防。( 4 )对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大型企业、一般建筑和农村建筑分别进行抗震设防或抗震加固。( 5 )开展社会性防灾工作,包括制定减轻地震灾害计划、制定各部门地震防灾预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定地震防灾行政法规、开展地震保险、进行防灾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展防灾训练与演习等。( 6 )开展震前应急防御工作,包括:实施应急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生命线工程紧急处置、次生灾害源紧急处置、医疗救护准备、社会治安及交通管制、地震新闻管制、检查落实救灾准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