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就“海绵城市建设”问题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他指出,目前有一种误区,在城市规划和内涝防治上很多人只重视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认为只要建设足够多的地下管廊就能达到“海绵城市”的效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他建议多措并举,排、蓄结合,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刘春平说,“海绵城市”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既能排水,又能蓄水”,丰水期排除积水,减轻城市内涝,枯水期释水,缓解城市干旱状况。而地下综合管廊不具备蓄水功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绵城市”。我国城市丰枯季节明显,普遍存在雨季内涝、旱季缺水,尤其在北方城市,建设蓄排结合的海绵城市是解决内涝和缺水的主要途径。
刘春平告诉记者,城市“看海”现象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如侵占湿地(河流、湖泊、水塘)、硬化路面等有关。在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强降水形成内涝,另一方面旱季水资源极其紧缺,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并形成漏斗。由于地下水位埋藏深,绿地和裸露地面对降水吸收能力强,比如,华北地区近200毫米的强降水基本不产生地面径流,降水全部入渗到地下蓄存。最近几年,北京几次强降水都造成了积水灾害,但河流径流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刘春平建议,在城市规划中预留湿地、低洼地蓄水,同时建立硬化路面与道路绿化带(人行道)等非硬化地的排水通道,恢复和重建原有自然排水系统,既能减少城市积水,又能增加城市地下蓄水量,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观察,近200毫米的强降水在非硬化路面基本不产生积水,如果非硬化路面面积占20%,加之硬化道路通过侧流进入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渗入到地下的排水量,则入渗到地下的降水量将远超过20%,加上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可以大大减少城市“看海”现象,同时增加城市地下蓄水,减轻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