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动态

  • 发布人:
  • 发布日期:2007-01-09
  • 新闻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

            陈英方、陈长林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崔秋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北京
100045
   
巨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多种多样的损失和危害。在21世纪之初的几年内,尤其是2005年,巨灾的频繁发生,如印度洋海啸、美国的“卡特里娜”、“丽塔”、“维尔玛”等飓风,全球性禽流感、南亚大地震,造成了约20万人的死亡,伤者30余万人,无家可归的人约2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美元值约3800亿(世界银行初步统计资料,2005年底)。除此之外,巨大自然灾害还会给所在国家和周边国家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造成不小的冲击和长时间的影响。印度洋地震海啸伤及8个国家,对生产经济、旅游经济和重建经济带来了3~4年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加紧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在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发生的巨灾,不可避免地给周边国家或全球的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带来严重危机的局面。
一、经济损失巨大
    造成多种巨额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间接经济损失达到GDP6%~7%,债务损失达到GDP1%~1.5%,政府财政支出损失达到GDP2%~3%(世界经济研究所,2006年)。印度洋地震海啸、南亚地震、美国“卡特里娜”等飓风,就是这种类型的巨灾。证明这一点的还有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其直接经济损失为22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500亿美元,日本政府的财政支出达到96亿美元。为了恢复重建经济,日本政府财政厅发行灾害债券1000亿美元,以平补政府的额外财政支出(据日本财政厅资料,实际债券认购额为1440亿美元)。
    美国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等飓风,给美国经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3100亿美元,联邦政府财政支出为400亿美元,这是美国自然灾害历史上最大的灾害损失。为了平补政府的财政支出,政府发出灾害债券300亿美元,加上灾前150亿美元的灾害期货,才足以弥补当年的财政亏空。依据联邦政府预算法,政府为了应对巨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应储存上一年度GDP2%作为政府紧急财政资金额度,在2005年这个额度约为2000亿美元。这些飓风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史无前例的。它已经引起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报道,不少政界人士和科学家纷纷提出各种对策措施,其中包括绝对禁止在飓风路径地带增加建设项目(投资额度超过1亿美元的各种设施项目),搬迁居民数目为现有居民总数的50%~60%,加强地区的预警系统建设和研发能力等。
二、造成社会恐慌和民众的心理恐惧
    一次危机事件,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南亚地震、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等飓风都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范围内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社会恐慌并导致社会正常秩序与运转机制瓦解的事件,对个人心理的严重冲击是不可低估的。根据灾害现场调查得知,人在遇到巨大地震灾害事件时,个体通常会出现混乱、不安、恐惧、紧张、惊慌等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这些反应是生物有机体在生存经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维持4~6周,这是健康的个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这种变化过程剧烈、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就会有害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出现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在面对巨灾有亲人亡故的事件中,个体可能出现的生理方面的表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寝食难安、难以入睡、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变弱、有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一些病痛出现。而且,心理危机还能干扰身体抵御病痛的防御能力,使人患病卧床,最常见的心理行为反应有:震惊与悲伤的体验,产生内疚感、焦虑、惊恐、脆弱感、无助感、挫败感、抑郁和愤怒百感交加。焦虑是一种无明确对象的游离不定的紧张状态,在地震面前感到紧张、心跳加快。焦虑的人警觉度很高而且对结果的预感非常糟,大祸来临而无力抵挡,因为感觉无助和无法应对而感到惶惑不安,伴有身体不适症如心闷。所有的情绪反应都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干扰我们的判断、产生错误的循环。如果这种恶性循环不能打破,焦虑情绪得不到缓解的话,那就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印度洋地震海啸引发了7个国家约3000余人的焦虑症。经过现场和灾后的应急生理和心理治疗(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医疗心理救治队10余个,接受了约2000余人的治疗,取得了很多的应急救援治疗的有效经验与方法)。恐惧即所谓的害怕,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是试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是对待特定刺激事件(巨大地震)采取的自我防御反应。人们面对生活和环境觉得不安全,感到存在着遇灾的风险。有了风险的感受,人就会寻找相关的知识,试图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由于某种因素而使得情境的不确定性不能很快解决时,人就会感觉到恐惧,许多灾害心理都是后天形成的(美国心理医生乔森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南亚地震以及上世纪阪神地震中做了现场调查而得出的结论)。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惧怕事物或情境,如怕地震、怕地震中失去的爱人、好友等。他们清楚什么事件能造成危害,什么是我们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这对他们或我们就会产生恐惧了,恐惧是心理的黑洞,影响面较大。恐惧是人的生存本能,也是自卫的心理前提。过度的恐惧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体内调节功能的稳定性,导致抵抗力下降,不利健康,造成心身疾病。恐惧会彼此传染,造成灾害谣言流行,误导他人的行为异常,加剧社会的不安定性。日本心理救助组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南亚地震的现场医疗救援活动中,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抑郁症深感影响之大。抑郁是地震危机中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极度悲伤的人容易进入抑郁状态是很普通的事,失去爱人亲友的强烈悲痛对生还者来说更是难以忍受。他们觉得继续生活下去是无法想像的,感到失落而无助。抑郁是一种低落、烦人的情绪,觉得人情淡漠,没什么东西值得付出努力。个体的想法变得更加消极,觉得“就这样下去吧”,“我总是把事情弄糟”。当灾害加重时,或灾害的不确定性剧增时,抑郁症会变成一种痛苦的混乱,情绪状态沉闷,持续的睡眠紊乱、沮丧、没有食欲,自绝思想加重,做事说话反应很慢。在地震灾害危机中抑郁症的调查报告中(2005年日本灾害心理学讨论会),心理学者研究了心理危机的演变、结局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系列实际问题,比较完整地阐明地震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认识问题,以及救助技术措施:①心理生理反应期间的处置方法,包括调查收集地震前、中间、后的各种情绪与行为反应,进行分类和比较;提出调整情绪、树立信心、改变生活方式、提高适应未来远景的能力和顺利地度过周年反应的自制力;②为灾区制定可行的灾害生活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包括消极和积极解决心理情绪反应与行为的对比、化消极为积极的指导原则,进行改变的指导原则,寻找希望的指导原则、积极面对灾后生活采取有效应对的方法。这种解决地震灾害心理反应的细节方法,是经过许多地震现场震后研究取得的,反过来又用于新发地震解决灾害心理的实际证明是有效的(高钰琳等,2006;麦尔斯,1994)。在美国灾害心理学实践研究案例一书中,详细列举了美、日、英、墨西哥等国心理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发生的巨大地震现场收集到的灾害心理和生理反应的案例,从中得出的一些认识和规律与21世纪初的前几年几次地震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反应是极为相近的,运用灾害心理处置方法,取得缓解心理反应的负面影响,对灾害之后社会的安定和重建起了良好作用。 [NextPage]

三、南亚地震给世界带来的警示
    南亚地震给世界带来的警示是,防灾(震)减灾必须进入国家安全的主要议程。从文献报告得知,重大灾害已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巨灾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威胁国家的安全。
     传统安全观点认为,由国家和社会利益冲突引起的国家社会危险,对国家主权造成严重威胁。这种政治安全是由国防军事安全保障来实现的。经济安全则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的重要基础。巨灾破坏了人的生产力、生产力设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危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成了国家的非传统安全的重要领域。
    根据危机和自然灾害管理专家会议得出的结论(《危机和灾害的管理》,2002年):有21种重要因素影响着国家安全;在中期的国家安全中,恐怖活动因素的重要性占13.15%,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最大;环境公约因素的重要性占0.7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最小;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前者为主,后者为副,有时也相反)因素的重要性占3.60%。对长期的国家安全来说,影响最大的是经济联盟,达到18.91%,最小的是环境公约,为0.64%,灾害因素为4.17%。正因为如此,在国家安全方面,必须考虑灾害因素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长期的国家安全方面,灾害影响的重要性(4.17%)占21种因素的第9位。在中期国家安全计划中,灾害影响的重要性(3.60%)占21种因素的第11位。在美国国家安全纲要中把灾害影响排在第10位,无论时期长短,都作为常规程序考虑(因为美国的自然灾害有频发的特征)。美国政府承担着危机管理的功能。政府要求所有的工商业部门和国防部门建立现代危机和灾害管理机构,增强决策能力和有效配置应急资源是有效管理的关键问题。由于危机和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随时可以在任何场合下发生的原故,所以应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其目标是把危机和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为此建设危机和灾害安全管理体系的三维结构是很重要的任务:技术系统包括预测预报预警、信息收集与数据库、灾害源的监控、模拟仿真、风险评估、救援与重建等;实体系统包括资源物资保障系统、通讯系统、应急救援队、生命线设施系统和救援器材与装备等;管理系统包括法规、指挥协调、应急预案编制、运行系统、教育、培训、演练基地、宣传教育等方面。这样才能保障防治重大危机和灾害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局面。
四、应对自然灾害的国际化趋势
     应对自然灾害国际化趋势加强,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流动。相互依赖、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活动链可能因一个经济国际化,影响力大的国家发生地震、洪水、飓风灾害而直接波及到其他国家。 1999921 中国台湾省集集地震破坏了电子工业的生产销售活动,致使全球半导体电子器件供应中断,造成约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等飓风垄击美国造成世界原油价值急剧上升。此外跨国界的自然灾害还因流民流动而引发传染疾病,威胁周边国家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世界范围频发的巨灾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化的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巨灾的重要趋势(《国际科技发展报告》,2006,中国科技部)。
    1991~2000年“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之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立的防灾减灾目标是:提高公众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环境灾害对当代社会造成危险的意识,政府应对保障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以及应对环境资源危险作出承诺,确保公众参与各级实施工作,增加减灾网络,建立抗灾社区。许多国家政府加强了防灾减灾职能,在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及教育培训和演练等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成果。据统计,有美、日、中等21个国家制定了防灾减灾计划,积极响应联合国发布的《兵库宣言》及《兵库行动计划》(2005年),加强减轻灾害风险的国际合作,促进减灾活动与发展规划和实践的结合,提升区域和国家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并确立了2005~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的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包括确保减灾成为各国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识别与评估、监测灾害风险,增强早期预警能力;在各个层面上建设安全文化和减灾文化;减少潜在的灾害危险因素;增强灾害准备能力,确保对灾害做出有效反应。
    为了防灾减灾必须建立科研计划,重视科研成果及其转化,以便应对灾害。在政府层面,解决科研成果与减灾政策制定过程互相行动的问题。观察统计表明,人口剧增、城市建设错综复杂、财富剧增、人为活动频繁,都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威胁增大,损失的可能性变大。这使我们应更加明智起来,不能应灾害严重而停滞发展,也不应只顾发展而忽视防灾减灾。我们需要在减灾工作中做出更多的有效行动。

                                      责任编辑:崔秋文(68530244)纪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