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地球深处的波动——走进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层层绿树掩映下,位于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南侧的地磁绝对观测室一片宁静。观测室大约有200平方米,摆放着数台地磁观测仪器,有从1958年观象台开启地磁观测时就引进的“大家伙”,也有此后我国自主研发的观测设备。
厚重的窗帘遮挡住外部光源,即便下午4点室外阳光明媚,室内仍是寒气逼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观象台副台长张秀玲一干就是29年。
1990年夏天,刚毕业的张秀玲被分配到观象台工作,实现了她年幼时当工程师的梦想。然而,上班报到第一天,大名鼎鼎的地球物理学家聂华山老先生却拿来笔和纸,让张秀玲专心练习写字,其他工作一概不提。
“练字?”虽然迷惑不解,淳朴、开朗的张秀玲还是接受了老师的安排,一笔一画开始练字。1个多月过去了,聂华山才让她停下来,“你看,字是不是比以前工整了许多?我们做地磁记录必须字迹端正规范,这也是锻炼你从事地震工作的态度。”此时,张秀玲才悟出老师让她练字的初衷,地磁观测和写字一样,秉持执着与负责任的态度尤为重要。
要知道,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曾连续12年获得全国地磁观测评比第一名。“观象台是全国标杆,我刚来那会儿,见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告诉我一定要认真。”就这样,张秀玲跟随老一代地震工作者一起开展地磁监测,从最基本的仪器操作到数据记录,快2年时间才被允许正式上岗值班。
“每天早上8点,不论刮风下雨,不能早也不能晚,负责地磁观测的人员必须到岗,准时更换记录图纸。”张秀玲说。
不仅是苛刻的时间铁律,地磁监测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必须在远离金属的弱磁或无磁环境下进行观测工作。有一次,眼看观测任务即将完成,张秀玲突然发现自己头发上的发卡没有摘下。尽管小小的发卡对数据影响微乎其微,然而聂华山却马上要求重做。这让年轻的张秀玲深以为鉴。
2010年,观象台逐步实现对地震波动的数字化实时观测,而地磁观测还离不开人,需要人工调试角度。“地磁观测的魅力就在于此。改变的是观测手段,不变的是观测人员的细心与专注。”张秀玲说。
“收了啊,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给记者介绍完,张秀玲小心翼翼地将罩布盖回仪器上。如今,她每星期要有3天时间来观测室检查仪器、校对数据。“坚持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积累数据,找出规律。地震一旦发生,前方能用上这些积累下来的数据帮助分析震情,及时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