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民日报:地震知识,你想知道的在这里

  • 发布人: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 发布日期:2017-07-05
  • 新闻来源:安徽省地震局

     全球强震频发对我国有没有影响?地震能够预测吗?我国地震预测预报能力到底怎样?同一个地震为什么有时和国外发布的震级不同?正值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一一回应。

  “活跃期”“平静期”只是相对概念,如何界定地震多发期并无统一定义

  今年3月以来,全球近一个半月里发生了5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4次发生在8天内,强震活动频率超过了190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平均频率。全球强震频发对我国地震活动有影响吗?

  今年1月到4月,我国大陆共发生5次5级以上地震。潘怀文介绍,从近期看,我国地震总体活动水平不高。8天内全球连续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的类似情形,自1900年以来共出现过37次,其中,在之后的3个月内中国大陆发生7级地震的情况仅有3次。这表明全球强震密集活动和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一个地区是否发生地震,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是否具备发生地震的条件,周边环境只起到应力触发或扰动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主要还是受自身应力积累规律的影响。”潘怀文说。

  2004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大震频发。从全球角度看,这种强震频发的格局还将持续,全球确实处于强震相对活跃时段。中国大陆及西部边境附近100千米范围内,自2001年以来已发生15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包括3次8级地震,也处于强震相对活跃时段。

  每逢强震频发,社会上就会出现关于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讨论。“目前,对于地震的‘多发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潘怀文说,地震活动具有时间分布上不均匀的特点,时而活跃,时而平静,因而使用“活跃期”和“平静期”来描述地震活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所谓“活跃期”“平静期”时间各不相同。

  “人们不用为近期强震连发过度担心,不能简单认为这一组地震的发生就标志着地球进入了一个地震非常活跃的时段,也不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内部很快就要发生7级以上地震。”

  地震预测仍是世界科学难题,我国对国内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下限达到3.0级

  有些人会注意到,有时,对于同一个地震,我国地震台网发布的震级和国外同行发布的震级可能有所差异,是不是我国对地震震级的测定不够精确?

  潘怀文说,发布的震级稍有不同,主要是由于测定的震级方法不同。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面波震级进行测定,统一用震级M来表示。而国际同行如美国、欧洲等地震机构通常使用矩震级标度。“我们并不是完全用同一把尺子,有差异完全正常,不能简单地说谁的发布更准确。”

  “我国的地震监测、速报能力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潘怀文说,在地震监测能力方面,我国对国内地区整体监测能力下限达到3.0级,人口密集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等重点区域达到1.5级甚至1.0级以下。地震速报可以在震后1到2分钟内给出自动速报结果,10分钟内给出正式速报结果。“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和邻区的地震,我国的地震台网都可以给出更为快速、准确、权威的速报信息。”

  地震能够提前预测吗?潘怀文介绍,从1960年开始,全球科学家就开展了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探索,但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世界上未解决的科学难题。

  “地震预报很难,特别是短期预报难度很大,中国地震局一直在长期、中期、短临预报方面同时做努力。”潘怀文表示,虽然我国地震预测科学水平总体较低,但几十年来,我国有30多次不同程度短临预报成功的案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减灾效果。“我国对于10年尺度的长期预测,对西部7级和东部6级左右地震把握相对较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对6级左右地震总体预测效果相对较好,对5级以上地震的预测准确率约为30%。”

  不过,潘怀文也坦言,在地震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与国际同行还有不小差距,很多方面处于跟进的状态。“希望我国能有更多的优秀研究者投身地震科学研究,也包括通过国际交流等方式,推进我国地震科学基础研究。”

  我国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单位或个人研究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分布具有“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等特点。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约20次,6级以上地震3至4次。20世纪以来,平均3年发生2次7级以上地震。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7%的国土上,发生了占全球35%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

  潘怀文介绍,根据我国中强以上地震及活动地块的研究,我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青藏、西域、南华等6个Ⅰ级活动地块和拉萨、祁连、滇西等22个Ⅱ级活动地块。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大陆所有8级以上地震和86%的7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块的边界上。

  针对我国地震分布广的特点,近些年我国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络。我国目前有32个省级测震台网中心和1个国家级测震台网中心,实时汇集和处理1098个地震观测台站的资料。台站间距集中在50至80公里。

  除官方地震预测外,公众有时也会听到一些来自民间的预测。如何看待民间的预测信息?

  潘怀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但同时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

  一些单位或个人通过研究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地震部门或机构收到这些地震预测意见时,会通过分析研究、会商讨论等方式对预测意见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潘怀文说,地震预测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行为,地震预报是在地震预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等诸多社会因素,经过严格的预报风险评估,最终由政府向社会发布的关于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意见,是一项严格的政府行政行为。

  6月1日起将实施的新一代地震区划图, 突出强调房屋、工程建筑等抗倒塌标准

  地震预警,是指在大地震发生以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快速发布警报信息。日本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2秒,地震死亡人数能减少25%;预警时间为5秒,死亡人数能减少80%。

  潘怀文介绍,我国地震预警起步较晚,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建设了两个示范性地震预警台网,即首都圈地区预警台网和兰州地区预警台网。

  2015年,我国在京津冀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以及川滇地区启动了简易烈度计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同时在广东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以10至15公里平均台站间距建设密集型地震预警观测网络,针对社会公众、学校和特殊行业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示范,力争能在震后5至10秒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固然是减少灾害威胁的有效手段,但要减少灾害的影响,还需在“防”的方面做更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房屋建筑抗震能力。

  “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是因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致”。潘怀文说,建造抗震能力好的城乡建筑物是减轻震害和人员伤亡的根本途径之一,而建筑物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就是地震区划图。

  潘怀文表示,我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取消了不设防区域,整体提升了我国抗震设防的要求,设防标准已经具体细化到乡镇级别,突出强调房屋、工程建筑等抗倒塌的标准,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防控灾难性地震事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过去我们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提高标准后,通俗说法就是要实现‘小震没有事,中震没啥事,大震不出事’。”潘怀文说,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抗震设计中的地震动参数应根据这一标准的有关条款进行取值。农村民居也应按这一标准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